- · 《自动化应用》栏目设置[06/28]
- · 《自动化应用》收稿方向[06/28]
- · 《自动化应用》投稿方式[06/28]
- · 《自动化应用》征稿要求[06/28]
- · 《自动化应用》刊物宗旨[06/28]
智能制造环境下的企业成本优化分析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引言 我国是制造大国,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质量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等。针对这些问题,
引言
我国是制造大国,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质量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等。针对这些问题,世界各国开启了制造领域内的产业变革。随着互联网及大数据等新一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技术实现深度融合,形成应用性更强、效益更高的智能制造技术。
智能制造是贯穿于企业研发、采购、生产及销售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集成体,是我国制造企业创新发展路径、实现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的重要抓手,是推动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对我国企业的组织机构、生产制造流程以及成本管理方式产生较深的影响。通过构建和实施智能转型的路径,实现全流程、全方位地智能控制,以此实现优化制造流程、控制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益、改善运营质量的发展目标。
一、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与智能化的高速发展,智能制造领域一直是学界与业界关注的焦点。赵东标、朱剑英(1999)在介绍智能制造技术时,着重强调了其工作的全面智能化和信息的集成自动化,他们认为该项技术实现了人与机器的巧妙联结。黄群慧(2019)在其研究中肯定了智能制造对于制造业发展的优势,认为通过技术革新,可以增量带动存量,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智能制造的生产模式能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成本管理与控制。吴珊、龚业明、张金隆(2020)基于其实地调研中所获取的调研数据,提出我国智能制造企业的发展路径。他们认为,智能制造旨在将数字化、智能化与网络化融合在一起,通过构建和谐的产业生态,进而不断提升企业的“效率”和“效益”。赵烁、陆瑶、王含颖、彭章(2019)认为在企业中用全自动化的智能设备和流程化的数据管理来代替人力,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保持完美的生长曲线,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苏会灵(2020)在其研究中,从协同融合的视角剖析智能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运行机理以及实现路径。她认为智能制造在赋能助推我国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等方面已成为大势所趋。借助信息化技术,确保企业真正实现成本的实时动态控制。周济(2019)在其研究将智能制造定义为一个贯穿于产品生产制造与服务全生命周期的不断演进的大系统,认为它为我国制造业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历史性的机遇。冯毅萍、章途潮、陈歆(2020)基于智能制造的大背景,建立了一种适应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的多要素生产模型,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成本把控,最后印证了“智能制造可以有效地把控和优化成本”的结论。
总体而言,智能制造是在创新驱动下形成的商业生态圈系统,从设备、员工到整体运营流程各方面落实“智能管理”的理念,与此同时合理、有效的配置智能化管理工具。通过优化研产销流程,加强经营过程中的可控性,让企业从一个“制造者”转变为“智造者”,在有效管控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二、案例概况
A公司在1999年成立,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是集氨纶技术研发、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制造与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制造型企业。公司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人才为资本”的经营理念,聚焦于氨纶的研发与生产销售,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成为全球聚氨酯制品材料行业龙头企业。
近年来,氨纶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优质产能云集。为了应对科技创新带来的冲击力,A公司在规模化生产的同时,引入智能制造理念,在研发、原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销售等环节,深度融合智能技术,完成数据的收集、分析、共享与储存,提升信息共享程度的同时,还可以全面掌握公司的业务流程与经营成果。通过引产智能化设备,改变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模式,优化产品品质及服务质量。通过构建智能转型框架,搭建“智能工厂”,加速企业内部资源的一体化整合,实现组织变革。
三、A公司智能制造与成本优化的业务实践
为加强成本优势,A公司通过“大智移云”技术,完善信息平台,依靠ERP系统、生产线成本核算模型等现代化的数据分析系统,从研发、采购、生产及销售等四个维度实施智能化改造,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制造云。简化业务流程的同时,实现精准化对接、精益化管理。
(一)研发环节铸造竞争壁垒
文章来源:《自动化应用》 网址: http://www.zdhyyzz.cn/qikandaodu/2021/0617/1638.html